继流拍后 , 地籍标号为QJ10-10-26商服地块再次宣告终止出让!
该地块位于今年热度偏高的曲江大明宫板块,从去年年中开始出让以来,经历了出让——流拍——下调保证金、起始价后再出让——再终止等阶段。
这宗地块出让失败有地块自身原因,也有大环境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引人深思。

8月15日,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终止公告。
公告称: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22年7月19日发布了《西安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西土出告字〔2022〕60号),以挂牌方式出让QJ10-10-260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现因故终止上述宗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已缴纳竞买保证金的单位,可向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申请办理竞买保证金退款手续。
根据7月19日发布的出让公告显示,该宗地位于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玄武路以北、太和路以西,地籍编号QJ10-10-260,净用地面积11863.35平方米(折合17.795亩)。土地用途为商服,容积率不大于6.5,建筑密度不大于55%,绿地率不小于25%。
根据出让公告,该地块挂牌起始价为2.14亿元,竞买保证金为4300万元,将按照价高者得为原则确定竞得人。
按照挂牌起始价计算,该地块的地价为1202.58万元/亩起,楼面地价2775.19元/㎡。
说实话,该宗地价格尚可,而且这不是该地块首次出让。早在去年6月该地块就发布过出让公告,最后因未存在有效报价而流拍。
时隔一年后,该地块竞买保证金下降至4300万元,连同挂牌起始价下降了近千万达到此次的2.14亿元,可即便如此双降的情况下,该地块仍终止出让了。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该土地为何会频频流拍?
从该地块所处的位置来看,地块处于二环内的曲江大明宫板块,是目前城市更新片区,也是今年西安楼市大热的板块之一,有多个纯新盘进驻。
地块北侧紧邻的是已交付的西瑞北国之春小区,西侧、南侧紧邻是的大明宫金茂府,东侧为太和路,算是沿街、方正商业地块。
在这个片区内,除了今年刚入市的大明宫金茂府外,还分布有总建面约16.7万平、662户的大明宫紫檀府、总建面超10万平、257户的中海开元壹号·紫宸、总建面超4.6万平的龙湖星河紫云台、4.5万平的璞悦府,以及陕建大明宫地块等,再加上青啤厂131亩容积率2.5的住宅用地,这一片区有多个新项目入驻,助推区域重回改善圈的同时,也增加了人流量。
除此之外,该板块2019年底入市的阳光城檀悦、中南君启、正荣紫阙台等新项目也进入了交付阶段,这类人群大部分为高收入人群,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与此同时,政府也比较支持,曾在大明宫遗址区重磅推介的招商项目上重点推荐过该项目,该项目规划总建面约10.4万平左右,不限高、6.5的容积率,给予了项目更多的建设可能性。
对于所在地块部分开发商有顾虑的点,可能在于片区尚处于城市更新阶段,多个住宅今年刚入市还未入驻,且周边已有包括大明宫万达、四海唐人街在内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存在,总之曲江大明宫板块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运营时间较长。
其次就目前看,2022年该片区仅有一宗商业用地成交,还是和住宅地块一起成交的,那就是陕建在今年首次集中供地时拿到的20多亩土地。
再看该宗地,单纯的商服用地,纯商业开发,对资金实力要求高且去化难度偏大;地块不大,规模开发也有难度。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不要说单纯的商服地块,就说住宅用地出让难度也不小。
就今年西安首次集中供地结果看,集中供应的33宗土地中,最终成交了23宗,9宗流拍、1宗中止出让,成交比例刚刚接近70%,要知道此次供地可是取消了自持要求,降低拿地门槛,但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并不高,且拿地的主要以国企央企为主,百强民企更是集中消失!
2022年第二次集中供地或许即将开始,接下来谁会拿地呢?
首先肯定的是,在西安绿城、招商大概率是不会拿地,这是因为这两家房企自去年开始已有多个土地储备,目前面对最大的问题在于去化。
而之前活跃在西安土地市场上频频高溢价拿地的正荣、阳光城则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性,民企方面碧桂园、旭辉则虽面临土储不足,但也选择了谨慎。
再来看本土国企上,紫薇、高科、天地源在西安有多宗土地储备,除非在高新区“硬性要求”否则大概率也不会拿地。以紫薇为例,目前在沣西已有2个新项目年初已价格公示待入市,在高新区有紫薇云峰里、紫薇国际生态城2个项目在售,紫薇云上、紫云时光云邸等2个项目待售,秦汉新城还有土地储备。
从上次集中供地成交数据来看,目前还有可能在土拍市场上拿地的就是以能源起家的中小房企,以泰发祥为代表,原因也很简单,今年能源市场大涨,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当然市场也并非一直这么黯淡!就目前全国形势看 ,继5月首批创设信用保护合约的示范民营房企发债后,今天“国家队”或再次助力包括龙湖集团、碧桂园、旭辉等房企在内的一批民营房企担保发债。
融资面持续向好,是房企其中一个资金端口被拧松的信号,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销售面的不断支持,仅靠融资面很难带动房企运营面的扭转。
而销售面的回暖仍然是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房企后续资金链和流动性的首要指标。
就目前看,在解决销售层面的问题时,各方也都在努力试探。不仅有央行不断降息,还有部分城市以政府领导为首花式鼓励买房、试点支持老年家庭购房等等。
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增加购房者的收入,保交付才能最重要的,关于这一点,政府、房子也在积极反应。对于房地产这个行业而言,无论是购房者,还是政府、开发商都不希望就此消逝,而是健康有序!
所以各方面努力一起熬吧,熬过今年冬,或许就能看到明年春的到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