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若是能够提早还钱那就更好了。”
就是这样一个在普通人观念中再正确不过的三观,却在近日,被交通银行发布的一则“提前还款将收取补偿金”的公告所颠覆!
8月1日,交通银行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个人按揭类贷款、个人线上抵押贷(消费)提前还款补偿金收费调整的公告》。
公告显示:从今年的11月1日起,个人按揭类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厂房贷款)及个人线上抵押贷(消费),提前还款补偿金收取具体以贷款合同中约定为准,补偿金比例为提前还款本金金额的1%。
同时,在合同约定基础上,各地分行具有补偿金优惠减免权限。
在这则公告发布后,就瞬间冲顶热搜榜,并迅速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很多网友认为交通银行此次设置的条款并不友好,明明提前还款是件正确的事,但反而却成为了一种负担。
或许是因为反应太强烈,面对过多的争议,这条公告仅在交行官网上短暂停留了一天,就被悄悄的删除了。
虽然从官网上删除了,但这则公告的发出,也让此前“要不要提前还房贷”的话题,再次被触发。
而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为何银行会不希望客户提前还房贷?
实际上,银行不愿意客户提前把房贷还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银行无利可图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房贷”对于银行来说其实是众多产品中的其中一种,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提前还清了房贷,就意味着银行将会损失未来房贷利息所带来的收益。
就以20年的贷款为例,如果是贷款100万元,按照4.6%的利率来看,20年下来本息共计153万元,每个月要还6380元。
如果已经还了10年后,你的贷款本金还剩大概61万左右,如果这时候你把其余的房款一次性还清,银行也就无法再获得后面10年时间所产生的15万元左右的贷款利息,只能按照1%收取6100元的补偿金。
哪个会让银行收益更高相信大家已经一目了然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而试问,除了房贷外,银行又有哪些“借贷产品”可以安安稳稳、就轻而易举赚几十年的利息呢?
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当然希望房贷慢慢还,并且越长越好,越长收益越高。
当然,如果是在银行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提前还房贷或许银行还可以接受。
但如果银行贷款资金相对充裕,肯定不希望失去这部分稳定的借款人为银行带来的收益。
于是就采取提高提前还款成本的方式,让一些有提前还款想法的借贷人们“望而却步”。
而通过此次交行出台的这一“提前还款收取还款补偿金”的政策,事实上,也等于从银行层面侧面说明了目前整个楼市大环境的严峻,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交易量,跟此前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没有新的借贷人增加,银行只能想办法保住之前的借贷人。
当然,虽然无论怎么看提前还款对借贷人来说都合算,那还究竟要不要提前还款,减轻一点利息支出呢?
这个要分情况来看,因为银行为了避免影响收益,我们目前的房贷偿还方式,大多都是按照等额本息,也就是说先息后本。
客户在开始还房贷的前6、7年所还的贷款中,主要偿还的其实都是利息,后面才是偿还本金。
如果还款已经过了前面几年的初期,其实就没有必要去折腾在提前还款了。
因为普通老百姓一辈子其实也只有在买房子的时候,才能一次性从银行借出这么一大笔资金。
其次房贷的利率其实并不高,要远远低于市面上各类消费贷、经营贷等五花八门的各类“借贷产品”,况且随着LPR的逐渐下调,购房者未来要偿还的贷款利率长期还将会是一个继续走低的趋势。
另外如果是公积金贷款或者组合贷的借款形式,公积金部分的就更没必要提前还。
所以综合来看,经济条件改善后手上有多余的钱,又有一定的经济头脑,更建议可以用钱生钱,而非提前还贷。
此外,在当前大疫的环境下,对大部分打工人来说,也要始终绷着一根弦,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降薪或者失业,所以手上留着现金也会安心一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