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fb666.com

贝壳正式登陆港交所!地产互联网公司资本市场风云录!

今天(5月11日),贝壳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423”,成为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形式返港的中概股。

贝壳此次回港采用的“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方式,不涉及新股融资,无发售环节,适合现金流充裕、无迫切融资需求的企业。
双重主要上市指公司已在另一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情况下,在香港市场按照当地市场规则上市,两个资本市场均为主要上市地,即使在一个交易所摘牌,也不影响企业在另一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更早的2020年8月13日,贝壳找房已经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BEKE,上市当天贝壳的市值达到了421.95亿美元。随后三个月内,贝壳的股价最高达到了79.4美元,市值达到950亿美元。
不过,随后贝壳的股价开始下跌,昨天收盘价在11.83美元,市值149.6亿美元,约1006.45亿元人民币,市值为上市首日的1/3、市值最高时的15.75%。
作为中国最大的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2021年贝壳全年成交额(GTV)为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营业收入为808亿元,同比增长14.6%。
财报显示,贝壳2021年净亏损5.25亿元,相比2020年净利润约27.8亿元“由盈转亏”;经调整后净利润近23亿元,相比2020年净利润57.2亿元下滑近60%。
分开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贝壳的营收、净利润和增速均表现尚可。一季度,公司营收206.97亿元,净利润10.59亿元;二季度营收241.74亿元,净利润11.15亿元;到了第三季度,营收下降为180.96亿元,净亏损17.66亿元,第四季度,营收进一步降至177.9亿元,净亏损为9.33亿元。
而就在这两天,贝壳再次传出“启动新一轮裁员”的消息。
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大环境下,不管是地产企业,还是地产链条上的服务企业,业绩的下滑都未能幸免,所有与地产有关的行业、从业者都正在过冬。
从今天在港交所上市第一天的表现来看,贝壳的股价表现尚可,今天在港交所上市首日的收盘价为30.75港元,上涨2.5%,目前市值为116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当地时间4月21日再将知乎、理想汽车、百世集团和贝壳等公司加入“预摘牌”名单。
这是自3月以来第五批被纳入名单的中概股公司,这之前,百度、爱奇艺、搜狐、百济神州等企业也被列入了“预摘牌”名单。
除了贝壳之外,国内目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互联网企业还包括房天下、乐居、三六五网、房多多等,好屋中国、Q房网则也拥有上市公司背景,还有多家地产互联网公司曾经登陆新三板。
那么,这些房地产互联网上市公司目前市值如何呢?
房天下
房天下原名搜房,1999年莫天全创立,2010年9月在纽交所上,2014年7月启用房天下全新LOGO、域名。
严格意义上讲,房天下是第一个真正独立上市的房地产网络公司。
贝壳之前,房天下是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的霸主,2014年的时候市值曾经达到了80亿美元,但目前市值仅有3242.67万美元。
2015年正值中概股私有化浪潮时,当时有传言房天下也要私有化后回国上市,当时打算借壳的对象是万里股份,但2016年宣布借壳失败。
在这个过程中,2014年开始房天下试图从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型,以适应“互联网+”的浪潮,但从目前来看转型失败。
2019年,莫天全将中国指数研究院(简称中指控股)从房天下分拆,在纳斯达克单独上市。中指控股目前的市值在8771万美元。
今年2月份,作为房天下的创始人,莫天全宣布辞去董事长职务,退居二线。
莫天全的离场,也宣布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乐居控股
乐居控股的老板周忻是一个资本高手。

2008年2月,新浪分拆房产及家居频道,乐居诞生。当年7月,新浪房产正式改版为新浪乐居,开始独立的品牌运营。

2009年10月,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将旗下克而瑞信息咨询业务与新浪乐居合并,成立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014年4月,易居中国分拆乐居控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交易代码LEJU,发行价为10美元。

上市之后,乐居控股的股价在2014年9月份的时候曾经一度上涨到了18美元左右,最高达到了18.6美元,市值一度达到24.58亿美元。

但目前,乐居控股的股价仅有0.35美元,市值4802.49万美元。

乐居控股2021年营收5.34亿美元,2020年为7.20亿美元,同比下降26%;净亏损为1.50亿美元,2020年的净利润为2100万美元;归属于股东净亏损1.60亿美元,2020年同期净利润1930万美元。

三六五网

三六五网是在创业板上市的一家公司,2006年1月创立于南京。2012年3月,公司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三六五网,股票代码:300295 ,成为国内A股首家房地产家居网络服务上市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三六五网的上市,使得西安一家企业投资喜获丰收。

在三六五网创立仅1年多的时候,陕西华商传媒集团于2007年5月投资参股 “三六五网”。按照当时的投资协议,华商传媒将在3年内向江苏三六五网络有限公司旗下的365地产家居网注资上亿元人民币,成为江苏三六五网络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2012年三六五网上市时, 发行后华商传媒持股比例为11.64%,为第二大股东。

在2015年那轮牛市行情时,三六五的股价曾经突破100元,不过目前已经跌至9元以下,总市值在16.5亿元左右。

而华商传媒在2013年之后不断减持,目前已经退出了三六五网的十大股东。

房多多

虽然说房多多早在2011年就已经成立,但实际上房多多的快速增长是在2014年的那轮O2O浪潮之下的。

2014年、2015年,正是房地产行业困难的两年,去库存是当时的重任。而房多多,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插上房产O2O的翅膀,开始爆发。

在2014年,房多多完成多轮融资。

2019年11月1日,房多多顶着“产业互联网SaaS第一股”的名号,发行价为13美元/股,在纳斯达克上市。

2020年,房多多的股价曾有过一段日子的稳定上涨。美东时间2020年6月9日,房多多高开高走,最高触及129.04美元/股,日内触发熔断10多次,创下一夜暴涨12倍的资本神话。

但神话很快跌落。
自2020年6月9日股价暴涨之后,房多多股价便从129美元一路跌至1美元以下,区间最大跌幅近100%。
在今年年初,房多多因收盘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1美元触及“红线”而收到退市警告。
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5月10日收盘,房多多的股价仅为0.218美元,市值仅有1784万美元。
从一夜暴涨到接近退市,房多多资本神话的跌落除了与这几年房地产行业大环境有关之外,更与房多多上市后的业绩变脸有关。
在上市前的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房多多都是盈利的,但一上市业绩就出现变脸。2019年净亏损达5.1亿元、2020年净亏损2.2亿元、2021年净亏损11.71亿元……
房多多表示,收入下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以及开发商信用风险的上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房多多战略性地缩减了物业交易服务规模。
2021年全年,房多多平台促成的总闭环交易总额(GMV)为822亿元,较2020年下降54.6%。
房多多称,开发商的信用风险有所加剧,因此停止了与信用风险较高的开发商的合作,导致其平台上服务的新房项目的数量从2020年的5825个减少到2021年3118个。

安居客

除了上述几家已经上市的房地产互联网公司之外,目前还有一家规模比较大的房地产互联网公司没有上市,那就是安居客。

作为58系的公司之一,安居客在2021年4月的时候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登陆港交所。

但2021年10月份,招股书处于失效状态后,就没有最新消息的传出。

事实上,早在2014年的时候安居客就计划上市,当时估值15亿美元。但在上市前夕,安居客单方面上调端口流量费用,遭到了多家中介的联合抵制,使得安居客业绩和估值大幅下挫,上市计划无奈搁置。第二年,58同城以2.67亿美元的价格将安居客收入囊中,

2020年9月,58同城以87亿美元完成纽交所私有化退市之后,姚劲波开始分拆58同城旗下房产业务安居客、58房产、爱房、巧房,打包以“安居客集团”的名义冲击港交所。

安居客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163亿元、75.791亿元和80.524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9.07亿元、23.063亿元及19.547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30.7%、30.4%及24.3%。收入来源主要是为房地产中介、经纪人及开发商提供的在线营销服务以及新房销售的佣金等。

2021年4月,安居客递交赴港IPO前,按照最后一轮融资时(拆分后每股)3.54美元,则IPO前,安居客总市值大约为82.7亿美元

这意味着,安居客一旦上市,将会成为仅次于贝壳的第二大房地产互联网上市公司。

好屋中国

好屋中国具有博思堂背景。

2012年,博思堂董事长汪妹玲携博济科技园董事长严伟虎创立姑苏市博客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5月,正式更名为好屋中国,业务覆盖新房电商、二手房交易及大数据信息服务。

与房多多类似,好屋中国的爆发也是在2014年开始,赶上O2O的风口,以“全民营销”概念出圈。2014年拿到了软银中国5000万美元A轮投资,开启了快速扩张。

2015年12月,在好屋中国业绩飘红的时候,A股上市公司明牌珠宝(002574)宣布以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好屋中国近25%股权,试图在珠宝主业外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好屋中国也开始冲刺在A股的道路上。

同时,双方签署对赌协议,好屋中国相关股东承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预计分别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2.5亿元和3.2亿元。

2016年9月,明牌珠宝又抛出一份重大资产重组预案,试图以股份加现金支付方式,以总对价24亿元收购好屋中国剩下75%的股权。如果该交易顺利实施,这意味着好屋中国将实现整体上市。按照当时的收购价格,好屋中国的估值在32.5亿元。

但是,好屋中国的业绩并不如人意。2016年,好屋中国实现净利润(扣非后)仅大约1.3亿元,比对应的对赌业绩1.8亿元少了近5000万元。

明牌珠宝也宣布其终止收购好屋中国75%的股权。

好屋中国官网上的信息显示:截止2021年,平台业务遍及全国140城市,平台注册专业经纪人数量已达110余万人,31万多家经纪机构。

此前的2018年1月,明牌珠宝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好屋中国有单独IPO计划。

2020年8月,好屋中国首席运营官张军强在作客2020博鳌房地产论坛“博鳌直播间”接受采访时表示,好屋去年底(2019年底)就有冲刺资本市场的计划,不出意外,会在明年(2021年)或者后年(2022年)登陆资本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明牌珠宝2021年度财报被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天健所”)出具了保留意见。

此前,天健所对明牌珠宝2019年度、2020年度的财报也出具了保留意见,均涉及参股子公司苏州市好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苏州好屋”)。

2021年度,苏州好屋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3.19亿元,天健所提到,“明牌珠宝对苏州好屋采用权益法核算,并按持股比例分别确认了2020年度及2021年度投资收益-2116.94万元、-7987.17万元。

由于苏州好屋净利润持续大幅度下滑,明牌珠宝根据该项股权的可收回金额于2020年度计提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4亿元。”

很明显,苏州好屋净利润下滑,使得明牌珠宝对房产经纪股权投资首战失利。

Q房网

Q房网的前身为“世华地产”,成立于2000年并于2014年以“Q房网”的商号开启O2O模式的发展。

房多多、好屋中国、Q房网,同样是在2014年开启扩张,同样是打着房产O2O的概念。

“让业务员自主创业当老板!挖掘业务员的潜能!史上最高55%一85%的提成全行业最高!一周即可发提成绝对全行业最高!”当时有关Q房网的招聘广告广泛流传。

 Q房网推出的“独立经纪人”模式,以特有的超高佣金提成,引起行业旧势力的警惕,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

在推出O2O模式后一年内,Q房网从深圳、珠海出发,版图快速在广州、佛山、中山、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北京、青岛、香港等地铺开。

当时,房地产O2O烧钱正火,Q房网在引入资本方面不太顺利。2015年世联行(002285)宣布斥资4.2亿元收购Q房网15%的股权,后来亦不了了之。

但在这段竞争最激烈的时期,Q房网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其承受范围。资料显示,2014年-2015年,该公司线下营业网点由349家增加至1052家,加盟经纪人从7506名增加至21674名。

发展受困、融资受阻的Q房网,在2017年选择卖身。

2017年5月17日,A股上市公司国创高新发布公告称,收购深圳云房的重大资产重组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国创高新以38亿元全资收购深圳云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Q房网)。

由此,国创高新正式启动沥青生产研发和房产大数据服务双主业运营新模式,Q房网也成为上市公司国创高新旗下的主营业务之一。

不过,国创高新接手之后,Q房网似乎并未扭转颓势。

2022年4月30日,国创高新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98亿元同比减少13.66%;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1.22亿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29.75亿元。

同日,国创高新发布2022年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减少56.95%;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08亿元,同比减少18.24%。

对于2021年主营业务亏损的原因,国创高新表示,主要是公司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务亏损严重。

具体原因一是受政策调控影响,主要利润来源城市深圳区域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二是公司延续了2020年下半年提高经纪人佣金分成比例的政策,相关变动成本同比增加较多,虽然四季度下调了经纪人佣金分成比例,但对全年变动成本的下降影响较小;三是公司2021年上半年新增门店约400间,同时关闭部分低效门店,相关成本费用增加较大。

当然,国内还有多家互联网公司曾经登陆新三板,包括易图资讯、房讯股份、房掌柜、米宅科技、楼市通等等,但新三板的流通性、融资等短板,再加上这些公司的规模要小很多,因此基本上都已经在新三板摘牌,只能说是昙花一现。

过去这几年,还上演过273天融资2亿美金、公司估值超10亿美金的互联网独角兽爱屋吉屋在2019年静悄悄的“死去”……

其实,我们都工作、生活在房地产业的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如此,个人也是如此……

回顾过去十几年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行业风云变幻。莫天全的退居二线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周忻则继续在资本市场上讲着故事,安居客则继续为IPO而努力,Q房网的创始人已经套现离场,房多多则经历了神话的跌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