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是科技创新的竞争。
因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不管是新基建,还是战略新兴产业,均依托的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哪个城市能够拥有科技创新优势,就必将能够聚集更多的人才。
这也正是为什么各城市在十四五规划之中均将科技创新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建设各种科创中心。
对于传统的科研、高等教育大省陕西而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陕西、西安的这种科教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教优势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中游,这是陕西、西安的尴尬所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之间科创的竞争给了西安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那么,十四五期间西安的科创如何发展?近日发布的《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给出了答案。
西安的科创有多厉害?
大家都知道西安的科创资源很多,但到底有多么的厉害,这可能还得用一组组的数据来体现。
截止十三五末,西安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4家、企业技术中心237家。拥有各类人才344万人、两院院士6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6人。
2020年,西安全市研发经费(R&D)支出占GDP比重达5.05%,发明专利授权量达34123件,各项创新成果指标保持在副省级城市前列。
截止2020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21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135家,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
2021年末,西安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9家。
大家现在经常提到的“硬科技”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西安原创的概念,走向了国家的话语体系。如今,每年在西安举办的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使得硬科技已经成为西安的城市新名片之一。
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的是,在各大城市均开始在科创领域发力的情况下,西安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的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有所降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TOP20》显示,西安位列第14位。
西安在2021年的排名,较2020年下降了4位,2020年的时候西安位列第10位,2019年的时候西安更是排在第9位。
与2019年相比,排名超越西安的5座城市,除了新纳入排名中的香港、台北之外,另外3座大陆城市为成都、青岛、合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高等院校方面占据优势的西安,部分高校也开始“走出去”,在外阜建设分校。西北工业大学在江苏建设太仓校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浙江萧山建立研究生院、同时计划开展与本地特色有关的特色学科……
其他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力,西安的高校“走出去”,这一切均为西安在这轮科技创新争夺中提出了新的挑战!
打造丝路科创中心!
翻开最新发布的《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西安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的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迈入全球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行列,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节点。
作为陕西正在举全省之力打造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将呈现出“一总两带”的建设格局:
一总:推动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充分发挥好西部科技创新港、翱翔小镇、西部云谷、泾河湾院士科创区、能源金贸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以及全市“两链融合”类平台优势资源的协同效应。“一总”主要是在西咸新区。
两带:突出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辐射作用,发挥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集聚效应。
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指得是高新区、长安大学城、航天基地;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指的是经开区、阎良区、渭北新城发挥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方面的优势。
“一总两带”实际上为大家点名了十四五期间、接下来10年时间陕西省、西安市在这轮各大城市科技创新中,研发、成果转化布局重点板块所在。大家买房子可以对照这么布局,看自己买的房子是否在未来10年的风口板块之中。
西安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是:电子信息、新一代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支柱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卫星应用、增材制造、机器人及无人系统等新兴产业领域。
这些产业,实际上也是每一座城市都在重点发展的产业,竞争将会非常激烈。西安如何通过提升营商环境吸引知名企业的落户,这将是对西安非常重要的考验。
同时,在西安“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所提到的“深化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计划”,政策层面的这些举措之外,如何通过更加宜居的环境、创业环境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也将是西安必将面临的挑战。
总之,“规划”已出,在这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城市之争中,就看西安能否抓住这一轮机遇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